李有平

1010
數字會說話,在這衡功量值的年代更明顯,好像什麼東西都可以量化為簡單數字。由學生年代的會考成績 — 14分就有中六學額(筆者是這14分制度下,第一代的得益/受害者),到出來工作時的評核 — 去年開了多少次會,寫了多少份計劃書。生活上還接觸到一大堆統計數字,什麼生活指數、快樂指數、堅尼系數,最令筆者佩服的是連大家浪費了多少地球資源,也可量化為幾多幾多個維園球場。

不能否定有時候我們要用這些數字或統計去幫我們作一些決定,然而數字既然會說話,它也會隱瞞,甚或會說謊,這完全在乎你怎樣去解釋、去演化、去閱讀這些數字背後代表什麼。

最近看到投資界名人曹仁超先生的訪問,當中問到有關人生的投資,曹先生認為在人生中,無論賺到的是家庭、朋友、財富、名譽都只是‘0’,只有投資在健康才是‘1’,而且投資健康要放在首位,這樣跟著來的每一個‘0’才有意義(即10000…)。若没有健康這個‘1’或放錯‘1’的位置,所有賺回來的都只是‘0’。那麼作為基督徒的‘1’應該是什麼?我/你又會放‘祂’在首位嗎?

後記

「主上帝說、我是阿拉法、我是俄梅戛 (阿拉法、俄梅戛乃希臘字母首末二字) 、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。」(啟1:8)
不管你們如何理解,祂由始至終都是掌管一切的。由我們命之始到命之終,也要在全能者的翎毛下尋找祂的信實、公義和慈愛。你願意作順命的兒女,讓祂居生命的首位,還是………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