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

戴浩輝牧師
德國之行
我是一個極不願意到處跑的人,但監督的工作其中一項就是出差。這一次去了德國八天,而每天都是十二個小時的開會,商討德國巴伐里亞信義會與其他教會包括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的關係。
我們教會早期與巴伐里亞信義會其實並沒有甚麼關係,在七十年代開始,因著已故蕭克諧院長曾當上世界信義宗聯合會副會長,結識了當時巴伐里亞信義會宣教部主任畢賀哲(Horst Becker),得到畢氏對信義宗神學院在道風山重建的大力支持,及後本人也得到差會的獎學金,在德國攻讀博士學位;我們教會便與德國巴伐里亞信義差會建立起關係。差會主要是支持我們的神學教育,他們差派教授包括湯旭勤和向素文到本會神學院任教。他們也支持我們道聲出版工作和一些經相方同意的事工,例如:他們正為東涌事工籌募港幣十萬元。我們也希望在宣教事工上,特別在柬埔寨宣教事工上彼此合作。
這一次的會議是由德國巴伐里亞信義會主教菲約翰(Johannes Friedlich)邀請,來自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教/監督們,商討與德國巴伐里亞信義會的關係;因為教會與差會重組,需要對外釐定教會與教會的關係,因此,便舉行這個咨詢會議。會議結果提出了四個主要的範疇:第一,我們眾教會確認上帝給我們的使命,彼此相交。第二,在宣教上我們是合作伙伴。第三,我們就不同的議題回應世界對教會的挑戰。最後,我們有幾個實際的工作要點包括:我們每五年舉行一次多邊會議,每年巴伐里亞信義會與其他教會仍舉行雙邊工作會談,彼此學習和支持,特別鼓勵南方與南方的交往。
這次咨詢會議給我最大的印象是所謂南方與南方的關係,在會議之餘,我曾與來自坦桑尼亞、巴西和巴布亞新畿內亞的主教們交談,他們不約而同的對我說,在他們國內有很多中國人,他們很需要福音。坦桑尼亞新任總主教甚至計畫來香港,希望能加強我們教會與教會之間的關係,在未來,如果我們能差派宣教士到非洲工作,坦桑尼亞將會是一個十分好的伙伴教會;因為信義會在那裡有超過二百五十萬信徒,上帝也賜福他們的宣教和神學事工,他們有非洲其中一所最大的神學院(Makumira University College),鄰國如肯亞、扎伊爾和剛果等地區的信義會是由他們與西方宣教士一起建立的,而這些地區的傳道人也是出於坦桑尼亞這間神學院。宗教歷史學家曾克斯(Philip Jenkins)教授強調,世界基督宗教的重心將會由歐洲轉移到亞非地區,無論是在宣教與教會生活上,我們可以向非洲的弟兄姊妹學習,與他們一起承擔福音的使命。在亞洲與非洲的交往上,馬來西亞的巴色會已與非洲馬達加斯加信義會合作,在這個非洲最大的島上開展華人福音工作。我也相信,我們教會未來也可以朝向這條合作的道路,發展宣教與教會的事工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