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可福音導讀
馬可福音導讀
作 者
1. 古教父說是彼得口述,馬可記載,未必注重結構,時間順序。
2. 馬可(拉丁文),希伯來名為約翰。可能是彼得帶他信主 (彼前5:13)。
3. 參與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時中途離開 (徒13:13),保羅不願在第二次佈道時帶他同行 (徒15:36),因馬可之故,佈道團一分為二;人有軟弱,上帝仍作工。
4. 巴拿巴帶他同行 (是其表弟),後來保羅又接納他 (西4:10-11,提後4:11),被上帝興起,寫馬可福音。
寫作日期:
主後60至68年間在羅馬傳道時,是最早、最簡要的一本福音書。
中心思想:
耶穌是僕人。
重 點
1.以耶穌所行之事為主,講論很少
a.彼得的個性較衝動
b.羅馬人重實際、重行動,不重思想。馬可包括十七個神蹟,一個講論,三個比喻
2.馬可的記載詳盡,以事件為主,描寫生動細膩,是馬太、路加所無的,這因為彼得和耶穌最親近,記得很清楚
例:a. 四個人、拆房頂、沒有空地 (2:1-12)
b. 怒目、憂愁 (3:1-6)
c. 別的船,船尾枕枕頭睡覺 (4:35-41)
3. 奴僕形象,勞碌奔波,不提家譜、出生,只有殷勤作工的記錄
a. 強調耶穌人性情緒的描寫 (1:41,3:5,8:12,10:14)
b. 立即、立刻、隨即有四十多次:天晚日落 (1:32)、天未亮時 (1:35)、飯也沒時間吃 (3:20,6:31)。
c. 家人以為他癲狂了 (3:21)
獨有資料
1.比喻-4:26-29
2.神蹟-7:31-37 醫聾啞之人
3.事件-10:51-52 赤身少年
4.結束於耶穌的升天,自卑的升為至高,回到神的榮耀裡
5.後人加上16:9-20,可靠的古版本,沒有這一段。
內容提要
一、引言 (1:1-1:13)
二、愛戴和反對
1. 耶穌的權柄與法利賽人的敵意 (1:14-3:6)
2. 群眾的反應 (3:7-6:6上)
3. 門徒的誤解 (6:6下-8:21)
三、黑暗和死亡
1. 彌賽亞的使命與門徒的眼瞎 (8:21-10:52)
2. 最後的工作 (11:1-13:37)
3. 受難的敘述 (14:1-15:47)
四、結語 (16:1-8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