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份

成主私家Blog 麥嘉恩姊妹

從淺談復原教(基督教)歷史主日課堂中,有機會增進認識馬丁路德(1483年-1546年)之生平事蹟,電影片段講述中古時期教會的腐敗,它離棄上帝的福音及廢棄上帝的道,使人們失掉公義聖潔。當時羅馬教會倡導贖罪券的買賣,信徒普遍相信購買贖罪券可以使人獲得上帝的赦罪及永生,其實這種無實在悔改心的認罪與宣赦,是與教會的教義不合。馬丁路德決心投入宗教改革運動,忠於基督,致力撰寫如「論贖罪效能」九十五條,憑著對基督之信念及講真理、敢於面對國會的公審,謁見皇帝,與宗教代表辯証,雖受攻擊及逃亡的苦難,但他沒有虧缺上帝的公義。改革運動對教會有深遠的影響,開拓福音的信仰,向全世界作見証,認識馬丁路德的印章意義,信唯一教會,遵守上帝的誡命。

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」羅馬書1章17節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