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期

崇拜有「禮」 第十六期

預苦期/大齋期 (The Lent) 是復活日 前四十天(不包括主日,因主日是快樂的日子,不守齋期)。教會在四世紀已定下復活日前的四十天為信徒懺悔的時期,而到了七世紀,這傳統便正式定下來了。最初只是為那些要在復活日受洗者及犯了重罪的基督徒而設,強調悔罪及禱告;後來也慢慢推展至每一個教友,並正式成為信徒每年特別用來懺悔反思的時間。起初只是一日,後來不斷增加,以致四十天;並與耶穌在傳道之先,在曠野禁食四十晝夜拉上關係。

預苦期的信徒生活:克己,齋戒(分擔饑餓人之痛苦);效法基督捨己,奉獻與貧困人分享;靈修,禱告,默想主的受難。

禮儀顏色:紫色,表徵基督的寶血、在基督裏的盼望、和悔罪。

聖灰日(Ash Wednesday)是預苦期的第一天。教會傳統會在這天崇拜,為信徒塗灰,表明信徒要刻己懺悔,儆醒自省迎接基督的復活。「灰」有潔淨和更生的意思。古代農人在春天燒地,將舊的除去,讓新的可以成長。「灰」也表徵悔罪。將「聖灰」(把上年度乾了的棕樹枝磨成灰,混入橄欖油)擦在額上,以表示人只不過是麈土,仍要歸麈土。

復活節日子的計算:春分以後的月圓之後的第一個主日。

沒有留言: